各学院、研究生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吸引我校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推动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经学校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17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 竞赛要求
(一)“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仅限本专科生参加)、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2、凡是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参赛。
3、参赛学生须结合所学专业对社会热点、学科前沿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成果以论文、调查报告或科技发明形式展现。参赛学生要注重创新,探求真理,严禁剽窃、抄袭、挂名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鼓励广大学生利用暑期,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分散形式开展相关的调研,并形成相关的调研报告和参赛要求的其他材料。
4、集体作品项目一般不超过6人。
5、参赛者可以同时参加多个项目,但最多只能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6、作品中不得出现作者和指导老师的相关信息,作品字数及其他详细要求参考附件4。
7、作品格式规范详见附件2。
8、为保证作品质量,请各学院按照比赛进度要求,在开展院内预选赛的基础上,择优向学校推荐参赛作品参赛。结合我校各学院学生人数情况,特对作品上报数量(含已立项项目数量)作以下安排:
(1)学院学生人数在3000人以下的上报作品原则上不超过20份;
(2)学院学生人数在3000人以上(含3000人)的上报作品原则上不超过25份(;
(3)学院学生人数按所在校区实际人数统计(各学院在黄岭校区的学生归入黄岭校区,不作重复统计);
(4)参加并通过2016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立项的项目必须参加此次大赛,项目数量计入所在学院申报总数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2017年创新创业大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
其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2、凡是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可参加全部赛事;毕业5年以内(时间截至举办大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可代表原所在学院参加创业实践挑战赛。
3、参赛学生须结合所学专业对社会热点、学科前沿或学习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成果以创业计划书、项目运营报告的形式展现。参赛学生要注重创新,探求真理,严禁剽窃、抄袭、挂名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鼓励广大学生利用暑期,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分散形式开展相关的调研,并形成相关的调研报告和参赛要求的其他材料。
4、集体作品项目一般不超过6人。
5、参赛者可以同时参加多个项目,但最多只能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6、作品中不得出现作者和指导老师的相关信息,其他详细要求参考附件4。
7、作品格式规范详见附件2。
8、为保证作品质量,请各学院按照比赛进度要求,在开展院内预选赛的基础上,择优向学校推荐参赛作品参赛。结合我校各学院学生人数情况,特对作品上报数量(含已立项项目数量)作以下安排:
(1)学院学生人数在3000人以下的上报作品原则上不超过20份;
(2)学院学生人数在3000人以上(含3000人)的上报作品原则上不超过25份;
(3)学院学生人数按所在校区实际人数统计(各学院在黄岭校区的学生归入黄岭校区,不作重复统计);
(4)参加并通过2016年“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立项的项目必须参加此次大赛,项目数量计入所在学院申报总数量。
三、竞赛程序
即日起参赛学生到校团委网站下载申报书(附件1)样本,按要求进行填写相应申报书。
各学院将筛选后的作品、申报书(附件1)以及各学院作品汇总表(附件3)于2016年10月24日前通过OA报送至校团委李强。(为厉行节约,初赛作品报送作品和申报书电子文档,提交的电子文档必须按照附件2中规定的格式要求来进行提交,进入校内终审决赛的作品必须提交作品及申报书纸质文档各一份以便存档,作品汇总表报送电子文档即可)。
学校将按全国竞赛规定对申报作品及作者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专家对学生申报作品进行评审。评定等次后,进行表彰奖励。
四、大赛机构及联系方式
此次大赛由校团委负责竞赛宣传、组织和项目培育;由学生工作处负责邀请校外专家针对重点项目进行指导;由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推荐我校入驻创业俱乐部项目参赛。
联系人:李强
联系电话:0813-5506232
竞赛工作交流QQ群:理工挑战杯师生交流(122824755)
五、竞赛评定与奖励
学校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议、投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
附件1:挑战杯作品申报书
附件2:挑战杯作品格式规范
附件3:作品汇总表
附件4:挑战杯竞赛相关要求
附件5:社科类作品辅导纲要(让挑战杯社科类参赛作品更加亮丽多彩)
注:附件1—5请在团委网站资源下载栏下载
共青团四川理工学院委员会、学生工作处、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
2016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