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四川轻化工大学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通知关于举办四川轻化工大学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twAdmin发布时间:2024-10-11浏览次数:11

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励我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内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竞赛要求

(一)“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二)凡是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参赛。

(三)参赛学生须结合所学专业对社会热点、学科前沿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成果以论文、调查报告或科技发明形式展现。参赛学生要注重创新,探求真理,严禁剽窃、抄袭、挂名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鼓励广大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以分散形式开展相关的调研,并形成相关的调研报告和参赛要求的其他材料。

(四)集体作品项目一般不超过6人。

(五)参赛者最多可以同时参加3个项目,但最多只能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六)作品中不得出现作者和指导老师的相关信息,作品字数及其他详细要求参考附件1。

(七)根据《四川轻化工大学学院年度目标责任书》学生管理版块中的要求,各学院组织

的院内赛,参赛学生至少有学院学生人数的千分之五,各学院院赛结束后需按照要求提交支撑材料,具体模板见附件2,对于按照要求举办院内选拔赛的学院,学校团委给予每个学院2000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该活动。

(八)为保证作品质量,请各学院按照比赛进度要求,在开展院内预选赛的基础上,择优向学校推荐参赛作品参加校赛,推荐名额按照上届参赛情况计算,参加上届比赛的学院原则上最多可报送2件作品,入围上届省赛的学院可在2件作品的基础上增报n(n=入围省赛数,且不大于4)件作品,入围上届全国决赛的学院可再增加m(m=入围国赛数*2,且不大于4)件作品,推荐名额分配表见附件3。

三、竞赛程序

即日起参赛学生根据通知要求完成项目作品(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科技发明制作说明书)。可加入QQ群交流,群号码:725484821。

各学院将作品、作品申报书(附件4)以及各学院作品汇总表(附件5)电子档(每个作品单独建文档并以作品名称命名,一个学院一个文档)于2024年12月27日前通过OA报送至校团委余玉,纸质档申报书(双面打印)和汇总表(盖章)交至各校区团委办公室,作品不交纸质档

学校将按全国竞赛规定对申报作品及作者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专家对学生申报作品进行评审。评定等次后,进行表彰奖励。

四、政策保障

(一)资金扶持。学校团委将根据相关项目进入省赛、国赛的情况划拨相应的项目扶持资金,用于项目打造。

(二)专家指导。学校团委将邀请“挑战杯”系列赛事省级、国家级专家评委对相关项目进行指导。

(三)推荐参赛。对赛事中产生的优秀项目,学校团委将优先推荐项目参加其他相关赛事。

(四)项目孵化。对赛事中产生的优秀项目,学校团委将推荐入驻学校科技园等相关平台,协调对接相关资源,帮助项目落地。

五、评选表彰

学校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在赛事组织工作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院,颁发优秀组织单位奖,优秀组织单位奖采取加分制,主要考察各学院出台的激励学生政策、举办院赛情况、指导教师参与情况、覆盖学生情况、氛围营造及宣传,以及校赛获奖情况等。

 

附件:

1.挑战杯作品格式规范说明

2.**学院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情况登记表

3.四川轻化工大学2025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名额分配表

4.挑战杯作品申报书

5.作品汇总表

6.竞赛章程

 

共青团四川轻化工大学委员会

2024年10月11日

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励我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内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竞赛要求

(一)“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二)凡是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参赛。

(三)参赛学生须结合所学专业对社会热点、学科前沿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成果以论文、调查报告或科技发明形式展现。参赛学生要注重创新,探求真理,严禁剽窃、抄袭、挂名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鼓励广大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以分散形式开展相关的调研,并形成相关的调研报告和参赛要求的其他材料。

(四)集体作品项目一般不超过6人。

(五)参赛者最多可以同时参加3个项目,但最多只能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六)作品中不得出现作者和指导老师的相关信息,作品字数及其他详细要求参考附件1。

(七)根据《四川轻化工大学学院年度目标责任书》学生管理版块中的要求,各学院组织的院内赛,参赛学生至少有学院学生人数的千分之五,各学院院赛结束后需按照要求提交支撑材料,具体模板见附件2,对于按照要求举办院内选拔赛的学院,学校团委给予每个学院2000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该活动。

(八)为保证作品质量,请各学院按照比赛进度要求,在开展院内预选赛的基础上,择优向学校推荐参赛作品参加校赛,推荐名额按照上届参赛情况计算,参加上届比赛的学院原则上最多可报送2件作品,入围上届省赛的学院可在2件作品的基础上增报n(n=入围省赛数,且不大于4)件作品,入围上届全国决赛的学院可再增加m(m=入围国赛数*2,且不大于4)件作品,推荐名额分配表见附件3。

三、竞赛程序

即日起参赛学生根据通知要求完成项目作品(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科技发明制作说明书)。可加入QQ群交流,群号码:725484821。

各学院将作品、作品申报书(附件4)以及各学院作品汇总表(附件5)电子档(每个作品单独建文档并以作品名称命名,一个学院一个文档)于2024年12月27日前通过OA报送至校团委余玉,纸质档申报书(双面打印)和汇总表(盖章)交至各校区团委办公室,作品不交纸质档

学校将按全国竞赛规定对申报作品及作者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专家对学生申报作品进行评审。评定等次后,进行表彰奖励。

四、政策保障

(一)资金扶持。学校团委将根据相关项目进入省赛、国赛的情况划拨相应的项目扶持资金,用于项目打造。

(二)专家指导。学校团委将邀请“挑战杯”系列赛事省级、国家级专家评委对相关项目进行指导。

(三)推荐参赛。对赛事中产生的优秀项目,学校团委将优先推荐项目参加其他相关赛事。

(四)项目孵化。对赛事中产生的优秀项目,学校团委将推荐入驻学校科技园等相关平台,协调对接相关资源,帮助项目落地。

五、评选表彰

学校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在赛事组织工作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院,颁发优秀组织单位奖,优秀组织单位奖采取加分制,主要考察各学院出台的激励学生政策、举办院赛情况、指导教师参与情况、覆盖学生情况、氛围营造及宣传,以及校赛获奖情况等。

 

附件:

1.挑战杯作品格式规范说明

2.**学院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情况登记表

3.四川轻化工大学2025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名额分配表

4.挑战杯作品申报书

5.作品汇总表

6.竞赛章程

 

共青团四川轻化工大学委员会

2024年10月11日

附件1、2、4、5.docx附件3.pdf附件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