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返乡践初心 基层砺炼显担当——我校“青马”学员返家乡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者:twAdmin发布时间:2025-03-03浏览次数:13

  2025年寒假期间,学校第四期“青马班”全体学员共60人返回家乡,深入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个市(县),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46名学员投身家乡建设,14名学员参与岗位实习,通过政务实践、企业锻炼、公益服务、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多样化形式,在实践中锤炼能力,在服务中践行使命。

政务实践: 

从“手足无措”到“独当一面”

  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其中小麦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升钟镇团委和学员李康初次接触“智慧团建系统”时,面对“教育实践录入”等专业术语一度茫然。带教唐书记提醒他:“基层工作没有捷径,靠的是细心和耐心。”李康反复操作演练,最终独立完成相关工作。他表示:“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政务工作不仅是政策执行,更是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团委,学员刘金秀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组织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时,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问答,用通俗语言解释分类标准。一位曾抱怨“太麻烦”的居民在活动后感慨:“原来垃圾分类也能这么简单!”刘金秀坦言:“只有站在群众角度思考,政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企业实践:

在“琐碎日常”中磨砺专业素养

  学员孙铭在内蒙古中煤远兴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进行文件整理等工作,实习期间,曾因同时面临好几个问题陷入慌乱,带教师傅指导他运用“四象限法则”区分任务优先级,最终高效完成工作。“27天的实践经历,让我从‘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我将努力成长为有温度、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在四川鑫彧旭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学员郑涛彬遇到一位质疑项目报价的客户。他耐心倾听诉求,及时协调负责人现场解答,最终化解矛盾。“这次经历让我明白,良好的沟通不仅仅是说话,更是倾听和理解。”郑涛彬这样说到。


公益服务:平凡岗位传递温暖力量

学员晚秋妹返乡主动申请成为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马草湾车站的一名志愿者,她主动帮助旅客提行李、指引方向、解答疑问。有一次,一名旅客突然晕倒,她立即按照培训流程疏散人群、检查体征并拨打急救电话。急救医生赶到后称赞:“处置专业,为抢救争取了黄金时间。”“应急知识的学习让我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晚秋妹说。


  在四川省巴中市机场,学员张楠在志愿者服务点向旅客解答问题、帮助领取登机牌、指引路线等,他印象最深的是协助一位外国友人完成航班改签,旅客离开时感慨:“你们的服务让我感受到中国的温度。”“那一刻,我真切感到志愿服务的价值,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张楠说。


社区服务:用热忱传递民生温度

  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沙河街道汇泉路社区,学员杨佳奇协助社区开展春节前入户问候等工作。在走访中,他遇到一位独居老人,他陪着老人聊天,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让他明白了社区工作的意义所在。“它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能够让温暖在社区中传递”,他还表示“作为一名青马工程学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茗乐社区,学员尹玛强的任务是按照年份、类别、重要程度将文件进行分类,并准确无误地录入电子目录。同时,她了解到政府在各个领域的工作成果和政策导向,让她对家乡的发展有了更全面地认识。尹玛强说:“回顾这段实践经历,我深感幸运。它让我走出校园的象牙塔,走进真实的社会,了解政府工作的运行机制,感受家乡的发展脉搏。”


乡村振兴:在田野间读懂乡土中国

  在绵阳市三台县西平镇建林驿村,学员魏鹂瑶进行了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实践并参与入户调研,因方言差异、政策理解不够等导致工作受阻,但她坚持不懈,最终克服困难,完成调研工作。她表示“作为一名驻村工作实习队员和青马学员,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古井镇凯江村村民委员会,学员钟雨担任村主任助理,“深入村庄人民家中帮助完成四川人社的认证程序是我最难忘的经历之一。在年迈的梁奶奶家,我需要大声地重复每一个步骤,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完成了认证。梁奶奶非常激动并感谢了我们”,钟雨说到。“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也更加坚定了为家乡人民服务的决心。”



此外,还有众多青马学员在各自的家乡参与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参与家乡环境整治,如乡村美化、清洁河道等;有的为外来的游客宣讲家乡当地的“三免政策”和游玩攻略;还有的在社区进行作业辅导活动,用知识和爱心点亮孩子们的梦想。学员们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参与社会实践让“青马”学员将课堂所学与基层所需相结合,既锤炼了担当本领,更厚植了家国情怀。未来,校团委将持续强化对青马学员的培养引领,锚定学校育人目标,进一步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涵,继续引导青马学员秉持实干精神,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精准对接社会需求,用切实的行动解决实际问题,让服务社会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